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69书吧 www.69book.io,郑东旖育儿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本月宝宝特点

    宝宝发育特点

    1.宝宝平卧在床面上,能自己把头抬起来,将脚放进嘴里。

    2.不用手支撑,可以单独坐5分钟以上。

    3.拇指与示指对应比较好,双手均可抓住物品。

    4.能伸手够取远处的物体。

    5.拉着宝宝的手臂,宝宝能站立片刻。

    6.宝宝能够自己取一块积木,换手后再取另一块。

    生长发育标准

    睡眠

    这个月龄的宝宝,白天睡3次较为正常,每次1.5~2小时,夜间睡10个小时左右。

    长牙

    宝宝长牙时,会咬手指、玩具、衣被,适当吃磨牙食物非常必要。

    身体发育标准

    体重:男孩平均8.46千克,女孩平均7.82千克。

    身长:男孩平均68.88厘米,女孩平均67.18厘米。

    头围:男孩平均44.32厘米,女孩平均43.80厘米。

    胸围:男孩平均44.06厘米,女孩平均42.86厘米。

    坐高:男孩平均44.16厘米,女孩平均43.17厘米。

    本月宝宝能力

    宝宝的体态语言及动作训练

    6~7个月的宝宝,在大动作能力上,能够独坐在床上,并且能持续10分钟左右,无需用手支撑身体。这个时期宝宝已基本会爬,平衡能力也越来越强,逐渐还可以从趴着转变成坐姿;还能用手掌拿东西,会用手指的前半部分和拇指去捡起较小的东西。基本上掌握了简单玩具的功能,并能按要求去做。可以用双手握取东西,并将手中的物体对敲。

    这时期的宝宝,还能用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。高兴时往往手舞足蹈,生气时则捶拳踢腿,难过时还会号啕大哭等,因此,肢体语言就成了宝宝在学会词汇表达以前的沟通工具。

    耐心地训练宝宝学爬行

    在之前5~6个月时,宝宝就会为爬行做准备了,他会趴在床上,以腹部为中心,向左右挪动身体打转转,渐渐地他会匍匐爬行,但腹部仍贴着床面,四肢不规则地划动,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。到了7~8个月时,宝宝就会爬了。在真正会爬时,宝宝是用手和膝盖爬行,头颈抬起,胸腹部离开床面。

    爬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动作,既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,又能增强小脑的平衡感,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。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帮助宝宝完成爬行动作。

    宝宝学爬行的3个阶段

    刚开始宝宝学爬有3个阶段:有的宝宝学爬时向后倒着爬;有的宝宝则原地打转,只爬不前进;还有的是在学爬时匍匐向前,不知道用四肢撑起身体;这都是宝宝爬的一个过程。因此,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一定要配合并耐心教宝宝练习爬行。

    宝宝爬行训练方法

    在教宝宝学爬时,爸爸妈妈可以一个拉着宝宝的双手,另一个推起宝宝的双脚,拉左手的时候推右脚,拉右手的时候推左脚,让宝宝的四肢被动协调起来。这样教导一段时间,等宝宝的四肢协调得非常好以后,他就可以立起来手和膝爬了。

    在爬行的练习中,让宝宝的腹部着地也可以训练他的触觉。因为触觉不好的宝宝会出现怕生、黏人的症状。一旦宝宝能将腹部离开床面靠手和膝来爬行时,就可以在他前方放一只滚动的皮球,让他朝着皮球慢慢地爬去,逐渐他会爬得很快。

    科学训练宝宝用手活动

    这时宝宝手部动作的能力越来越强,有时爸爸妈妈在喂饭时,他会伸手抓勺子;不想吃时,还会将勺子推开;喜欢把手浸在饭碗里,然后将手放入口中,有趣的“吃”,往往这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很急着说:“哎,太脏了,不要把手放到嘴里!”但是,爸爸妈妈阻止宝宝这样做是不科学的。因为宝宝的运动发育过程,遵循头尾规律,即从头开始,然后发展至脚,感知觉的发育也是如此。宝宝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出现一定的动作。

    其实,宝宝能用手把东西往嘴里放,这代表他的进步,这意味着他已经为日后自食打下良好基础,与此同时,也锻炼了手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。这时,爸爸妈妈应鼓励宝宝这样做,并要采取积极措施,例如把宝宝的手洗干净,让他抓些饼干、水果片类的“指捏食品”,这样不仅可以训练示指的能力,还能摩擦牙床,以缓解长牙时牙床的刺痛。

    请家长们注意

    对于爬行困难的宝宝,可以让他从学趴开始训练,然后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学爬行。其实,刚学爬的宝宝都有匍匐前进、转圈或向后倒着爬的现象,这是学爬的一个过程。这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,想要宝宝学会爬,就要下些工夫。

    双手交替玩玩具

    爸爸妈妈可以将有柄带响的玩具让宝宝握住,然后,自己手把手摇动玩具,宝宝自己也学会摇动玩具;接下来,再给宝宝两个玩具,让宝宝一手一个玩具,或是摇动或是撞击敲打出声;在给宝宝一手拿一个玩具后,再在宝宝身旁放两件玩具,让宝宝两手交换几个玩具,并教他自己取玩具。

    要注意这个月龄的宝宝喜欢用拇指、示指捏小物品,还喜欢将小物品放进嘴里或耳洞里。因此,爸爸妈妈应多陪伴在宝宝身旁,做指捏练习,避免他吞食小物品或将小物品塞入身体的孔、穴中。

    训练宝宝手部灵活能力时的注意事项

    1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玩具,要经常洗刷,保持干净,以免因不卫生而引起肠道疾病。

    2为宝宝买软、硬度不同的玩具,让宝宝通过抓握和捏各种玩具,体会不同质地物品的手感,让他的探索活动顺利发展。

    3不要给宝宝买有危险的玩具,如上漆的积木、有尖锐角或锐利边的玩具汽车等,都不要给宝宝玩。

    4宝宝玩具不应过小,直径应大于2厘米。

    宝宝精细动作训练小游戏

    捡玩具

    适合月龄:6~10个月的宝宝

    游戏过程

    妈妈准备一些小玩具放在宝宝面前,让宝宝用手去拾,开始时加以指导。

    游戏目的

    通过这个游戏,可以使宝宝用拇指与示指对捏拾细小物品,这一精细动作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,有利于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。

    训练宝宝学会表达肢体语言

    我们的身体特别是幼儿,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以动作的形式传递了许多信息,这就是肢体语言,它是还不会说话的幼儿能够以字词表达之前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方式。

    宝宝能力特点

    肢体语言所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意思,有时比说话更为真实。特别是天真可爱的幼儿由于口语表达的能力不够成熟,所以最擅长运用其肢体语言来诉说自己的心情。他们往往在高兴时手舞足蹈,生气时捶拳踢腿,难过时号啕大哭等,都很明显并且容易被了解。

    宝宝体态语言分析

    先天常见的

    笑——高兴;打哈欠——想睡或感到无聊;撅嘴——不愉快;伸手向人——想抱;身体打战——冷;用手推开物品——不想要等。

    后天常见的

    拍拍手——高兴或好棒;点头——是想要或好;挥挥手——再见;用示指轻触嘴唇——安静;竖起大拇指——好棒;摇头——不要或不好等,真是不胜枚举。

    宝宝学习肢体语言的途径,一般有刻意教导与无意示范两个方面。当宝宝的身体发展到某一程度,手脚较能灵活运用时,看到成人或较大一些的宝宝做一些可爱逗趣的动作,宝宝就会模仿起来。对于宝宝的体态语言,爸爸妈妈要多分析与理解,才能明白宝宝想要表达的意思。

    宝宝体态语言训练方案

    给予想象力的发挥:平时,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成人不同表情、姿势的图片或照片。

    同情心:对于宝宝咬人、丢东西等行为,要先了解原因,体察他的情绪,再教导他采用不会伤害到他人的表达方式。

    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:宝宝在温暖安全的环境中会乐于表达自己。

    留意爸爸妈妈以本身惯用的肢体语言:宝宝是爸爸妈妈的一面镜子,那些有蹙眉叹气习惯的爸爸妈妈,他们的宝宝一定也常如此;而急躁的家长,其子女也一定不易安静。

    适时的鼓励与赞美:当宝宝表达方式合适或有进步时,爸爸妈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。

    请家长们注意

    宝宝的模仿性很强,所以爸爸妈妈良好的示范是很有必要的。肢体语言与口语一样,有些会带给别人愉悦的感觉。但也有些动作是令人不悦的,因此当宝宝表现不雅的或没礼貌的肢体语言时,爸爸妈妈应立即予以纠正。

    体态语言可以说是人格的一部分。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人,总是较受欢迎,并有较佳的人际关系。这些幼儿期的肢体的语言,多数会随宝宝年龄的增长就慢慢不再使用,因为宝宝已经懂得了丰富的语言来表达,但有的会继续使用到成长,起到辅助、强调语言意义。

    宝宝的认知与社交能力训练

    6个月的宝宝在与人交往方面,“怕生”的行为非常明显,对一些陌生的人或事都会显出很恐惧的心理。

    其实,这是宝宝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大进步,爸爸妈妈应当多训练宝宝的社交与认知能力。

    宝宝认知能力的训练

    宝宝在6个月时,认知能力会有很大的飞跃,爸爸妈妈不可错过开发的时机。6个月的宝宝,其认知能力有一个明显的特点:眼不见,心还在想。如果你手中拿着一个很有趣的玩具,宝宝就会兴奋地想伸出手去抓,但这时如果有什么东西挡住了宝宝的视线,那么玩具虽然在宝宝的视野在消失了,可宝宝却会突然试着拍打挡住他视线的东西,并用力要挪开它或压低它,而要努力想拿到这个看不见的玩具。

    从这个动作我们可以看出,宝宝已经“眼不见,心却在想”,他会表现出想去寻找见到过又被隐藏起来的物体,因为他已经意识到“看不见的东西”依然存在。

    认识家

    抱着宝宝多在家里走走,给宝宝指认家里的各种陈设和用品,边指边把名称告诉他,并进行多次强化。如果安全,还可以让宝宝用手摸一摸,充分调动他的感觉器官。如:“这是电灯。”用手指给他看灯,按按开关,让孩子注意灯的一明一灭,握着他的小手,让宝宝亲自开关灯的按钮,从而调动孩子认知的积极性。

    在游戏时,爸爸妈妈要尽可能让宝宝亲手摸或操作,以积累宝宝的触觉经验,加深宝宝对其生活环境、用品的感知。以训练宝宝将语言与实物相结合的能力;使宝宝认识生活环境和用具,积累视觉、触觉经验,加深记忆力。

    颜色感知练习

    让宝宝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、玩具及物品,并告诉宝宝物体的名称和颜色,这可使宝宝对颜色认知的发展过程大大提前。

    方位听觉训练

    训练宝宝追寻物体。用玩具声吸引宝宝寻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、不同距离的发声源,以刺激宝宝方位感觉能力的发展。每日训练2~3次,每次3~5分钟。

    宝宝认知训练小游戏

    制作纸球

    适合月龄:6~11个月的宝宝

    游戏过程

    这个游戏比揉纸团游戏更难,因为要用力抛或踢揉好的纸团。用纸分别揉出足球、棒球、乒乓球大小的纸团,然后当做球来打。

    游戏目的

    有助于宝宝小肌肉的发育,而且能促进眼、手、听觉的协调。

    装电筒

    适合月龄:6~11个月的宝宝

    游戏过程

    妈妈可以拿起手电筒,在宝宝面前折开零件,取出电池,然后将各部位安装好。接着再打开开关,用手电照亮各处,再关上。宝宝往往喜欢发亮的东西,会伸手去摸,学习按开关。

    游戏目的

    这个训练,不但能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,还能培养观察能力。

    帮宝宝走出怕生的心理

    宝宝长到6个月大时,“怕生”的现象比以前更多了,面对不熟悉的人会感到不安和恐惧,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,总是紧紧地抱着爸爸妈妈不放。

    对宝宝的“怕生”行为,有些爸爸妈妈会觉得奇怪,宝宝以前见到陌生人,还会朝陌生人笑,喜欢看着陌生人,怎么到了这半岁多的时候反而会怕生呢,是不是退步了?其实不是的,“怕生”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,说明宝宝已能敏锐地辨认出熟人和陌生人。宝宝怕生,爸爸妈妈就要多注意、多鼓励、多调教,让宝宝渐渐走出怕生的心理。

    对客人怕生

    如果家里来了宝宝不熟悉的客人,不要立刻让客人抚摸或抱宝宝,不然会造成宝宝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安全感,他会因为紧张和害怕出现哭闹。妈妈应把宝宝抱在怀里,先让大人们交谈,让宝宝有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熟悉,渐渐地他的恐惧心理消退后,宝宝就会高兴地和客人交往。如果宝宝出现了又哭又闹的行为,就要立即抱他离远一些,过一会儿再让宝宝接近客人。

    对环境怕生

    宝宝除了怕生人,还会出现对新环境的惧怕,这时候爸爸妈妈也要注意,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人处在新环境里,要陪伴他直到他熟悉以后再离开,让他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。

    过分依恋爸爸妈妈

    伴随着怕生的行为,宝宝还会出现对爸爸妈妈的过分依恋。这时期爸爸妈妈要尽量陪伴宝宝,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宝宝,在对爸爸妈妈依恋的基础上,宝宝会渐渐建立起对环境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